211

「泰雅鈍頭蛇」台灣首度發表本土特有蛇種

【2015.04.10/新聞大聯盟台北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在台灣發現世界首見的新物種「泰雅鈍頭蛇」,牠分布在雪山山脈周圍,和泰雅族傳統領域重疊而得名,大多吃右旋殼的蝸牛,演化導致牙齒左右極不對稱,台師大生科系研究生游崇瑋、副教授林思民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發表本土特有蛇種,距上次日籍學者在台發現新種蛇類,相隔84年,研究成果刊登於《動物文稿》國際期刊。

台灣蛇類名錄的建立可追溯自19世紀末期,在日治時期漸趨完整。然而即使像在台灣這麼人口稠密的地區,兩棲爬行動物的多樣性仍然遠遠被科學家所低估。包括1990年代尋獲的新記錄「灰腹綠錦蛇」和「福建頸斑蛇」,2013年重新在金門描述的原生「緬甸蟒」,以及學名暫時未定的「排灣腹鏈蛇」,都是國人對蛇類多樣性探索的成果。自從1931年由日籍學者牧茂市郎發表金絲蛇和標蛇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種」蛇類的發表。因此,這篇研究的成果也象徵台灣兩爬研究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新種蛇類的發現過程仰賴非常多人的協助。最早的觀察其實起源於師大杜銘章教授的研究生,也是催生「石虎森林」系列活動的新世代藝術家林家蔚同學。他在碩士班研究鈍頭蛇食性的過程中,就已經發現不同海拔的鈍頭蛇在體色、鱗片、眼睛顏色、甚至對食物的偏好都有差別。這個研究動機也促使後來的游崇瑋利用遺傳與形態針對台灣的鈍頭蛇進行分析。

讓外界驚訝的是:除了現在認知的「台灣鈍頭蛇」之外,早年圖鑑中曾經列入的「駒井氏鈍頭蛇」其實是個有效的物種;再加上「泰雅鈍頭蛇」,台灣總共同時存在著三種鈍頭蛇。在研究過程中必須經過文獻與標本的審慎考據,所幸有太田英利教授(Hidetoshi Ota)提供駒井氏鈍頭蛇的模式標本提供比對,細將貴教授(Masaki Hoso)協助頭顱與牙齒的電腦斷層掃描,最後有俄籍學者波亞可夫教授(Nikolay Poyarkov)提供鄰近地區其他的鈍頭蛇標本,並受邀加入研究團隊,才成功將新種投稿至國際期刊。

經過檢測大量標本,游崇瑋發現這三種鈍頭蛇無論在遺傳上、形態上、鱗片上和牙齒的對稱性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從遺傳上來看,泰雅鈍頭蛇與琉球南部的八重山鈍頭蛇最為接近。泰雅鈍頭蛇主要出現在中北部,駒井氏鈍頭蛇主要出現在中南部,而台灣鈍頭蛇則全島都有分布,很多區域與前兩者的分布重疊。在台灣中部某些地區,甚至有機會觀察三種鈍頭蛇同時出現的現象。不過分子資料顯示這三種蛇即使碰到面,也是井水不犯河水,遺傳上完全不會混雜,符合大多數科學家通行的物種定義。

所有的鈍頭蛇都以蝸牛和蛞蝓為主食,但是每一種鈍頭蛇可能會有自己特殊的偏好。在頭部的形狀上,泰雅鈍頭蛇的頭部和下巴最長,而台灣鈍頭蛇的頭最短。在眼睛的顏色方面,泰雅鈍頭蛇和駒井氏鈍頭蛇的眼睛偏黃,而台灣鈍頭蛇則有雙紅色的眼睛。鱗片的構造,台灣鈍頭蛇是完全平滑的鱗片,駒井氏鈍頭蛇是粗糙的鱗片,而泰雅鈍頭蛇的鱗片則介於兩者之間。最有趣的是,為了攝食殼形大多為右旋的蝸牛,幾乎所有的鈍頭蛇都演化出左右不對稱的牙齒構造;而泰雅鈍頭蛇的牙齒,是現今所知的鈍頭蛇之中左右差距最大的一種。

在命名的過程中,「泰雅鈍頭蛇」主要是因為這種蛇類的分布範圍以雪山山脈的周圍為主,恰巧跟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有非常高的重疊性。這樣的命名,讓台灣的原住民族再次以學名的面貌出現在科學學名中。在此之前,台灣已知的特有種蛇類總共有7種。駒井氏鈍頭蛇和泰雅鈍頭蛇在這個研究之中同時被獨立出來,使台灣已知的特有種蛇類將增加為9種,占台灣陸域蛇類的1/5。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