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中國人認同 仍是台灣社會的主流

【2017.10.16/新聞大聯盟報導】台灣競爭力論壇從2013年2月開始持續地進行「國族認同調查」,5年下來,已經進行了15次調查並發佈。綜觀歷次調查的結果,基本上呈現出一項事實,那就是經過血統、語言、和歷史文化共同淵源的提示,「中華民族一份子」和「泛中國人」的認同,一直是台灣社會的多數。

這樣的調查結果,即使台灣已經經歷了從李登輝時代開始的「去中國化」洗禮20年有餘,不過,中華民族的血脈還未被割斷,中華文化的根柢還未被刨除,「泛中國人」的認同還是台灣社會的主流。這或許是蔡英文上台之後,急著進一步推動「文化台獨」的因素之一,希望更全面地打造培養「天然獨」的環境,加速建構「去中國」或「去中華民族」的國族認同,推疊積重難返的台獨走勢。

但是,形勢比人強,一個由中國大陸領導的區域乃至於全球政經秩序,正在成形,「一帶一路」的鋪陳會加快和擴大這個新秩序的影響力。除非台灣民眾甘於自我邊緣化,困在「悶經濟」的死胡同裡不斷向下沉淪,否則,最好及時醒悟,脫亂反正,把台灣帶出沒有明天的歧路,邁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

綜合台灣競爭力論壇歷次的「國族認同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如果從「中華民族」的概念切入,先提示兩岸人民具有共同的血緣、語言、和歷史文化,台灣地區一直有不低於83.6%的人,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在肯定了中華民族一份子的身份之後,再去問受訪者是不是「中國人」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就大幅提高,且高過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在2015年9月和2016年6月的調查達到最高峰(46.9%和45.8%),此後的3次調查顯示,拒絕「中國人」認同的比例(43.0%、44.6%、44.7%)沒有再超越前波高峰。

在這段時期裡,接受「中國人」身份的相應比例分別為47.7%、46.8%、52.0%、51.1%、和50.2%,都高於拒絕「中國人」認同的比例。所以,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泛中國人認同」還是多數,還是主流。

歷次的調查結果也顯示,願意認同「中國人」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血緣(約占一半),其次是教育養成(2成到3成6),然後是語言文化(1成5上下)。而不認同「中國人」的主要因素,則是覺得本身「就是台灣人」(7成以上)。

換句話說,台灣社會的確存在著「天然獨」的力量,不過「天然統」的力量並未消失,其中的消長,官方的教育和文化政策以及家庭的養成過程起到一定的作用,所謂的「天然」,其實是人為建構的結果。

如果把「中華民國」的元素納進來,問受訪者「法理上我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現實上我們是生活在台灣的台灣人,請問您個人認為台灣人與中國人的關係是什麼?」這個時候,「泛中國人認同」,包括「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以及「是台灣人不必否認是中國人」等等,加總起來的比例,就比「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人就是台灣人)」的比例要高得多(最近這一次的調查是63.3%對32.4%)。這種認同在過去5年多以來,並沒有明顯的變化,這意味著「台灣人」與「中國人」交疊認同的提示,也有助於「中國人」認同的彰顯。

再把現實利益的因素納進來,問受訪者「面對大陸的發展,請問您覺得台灣人與中國人應該採取何種關係,既能確保台灣利益,又能有利兩岸和平發展?」「泛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就更加升高,完全拒絕「中國人認同」的比例進一步降低,最近這一次調查的結果是66.7%對26.2%。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國大陸能夠繼續成長發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力量進一步發揮,「泛中國人認同」乃至於「中國人認同」的傾向還有擴大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台灣社會一直有3成左右的人是完全拒絕認同中國人的。交叉分析顯示,除了省籍之外,年齡是影響態度最主要的變項。在這次的調查裡,回答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依年齡劃分的結果是20-29歲為71.0%,30-39歲為50.2%,40-49歲為37.5%,50-59歲為34.3%,60歲以上為36.5%。可見得「去中國化」教育,的確在台灣的年輕世代身上造成了明顯影響,人為地培養出「天然獨」的年輕世代。

問到「有人在台灣堅稱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到大陸訪問。辦活動、做生意,卻又宣稱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時,台灣地區的民眾對此採取的是相當寬容的態度。一直有高於5成的人覺得這種作法「面對現實,可諒解」,只有略高於3成的人認為這是「沒原則,該批評」。

依年齡劃分,39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對於這種行為的寬容程度,顯著高於40歲以上的群體。這種相對「現實」或「務實」的態度,可以用來解釋某些「天然獨」的年輕人,並不排斥去大陸看看,甚至於去落腳工作。而且有跡象顯示,有些「天然獨」見識了中國大陸的發展狀況之後,開始改變自己的看法,擺脫了「仇中」、「反中」的偏見。

另外一個值得點出的情況是,經由大數據分析,大陸方面已經開始有能力鑑別所謂的「藍皮綠骨」或「紅皮綠骨」,以後,愛玩「賺大陸的錢,餵台獨的奶」這種兩面手法的人,恐怕沒那麼好渾水摸魚了。

第6題問受訪者兩岸綜合實力的比較,68.1%的人認為「大陸的實力遠大於台灣」,11.8%的人認為「大陸的實力雖大於台灣,但領先不大」,7.7%的人認為「台灣的實力和大陸相當」,還有3.5%的人認為「台灣的實力大於大陸」,後面這2成多的井底蛙,應該就是台獨的主要支持群體。

可怕的是,依年齡劃分,這樣的人在30-39歲的受訪者中占了27.4%,在20-29歲的群體中更高達30.9%。可以看出「去中國化」教育所培養出的台灣年輕世代的井底蛙視野和夜郎自大心態。

第7題問「不論您的統獨立場是什麼,如果兩岸已經無法維持現狀,請問您認為台灣獨立或兩岸統一,哪一項在未來發生的機會比較大?」有55.4%的受訪者認為「兩岸統一機會大」,26.6%的人認為「台灣獨立機會大」。

交叉分析顯示,年齡又是影響態度最大的因素,32.5%的30-39歲受訪者和35.5%的20-29歲受訪者,相信「台灣獨立機會大」,顯著高於平均數,再度顯示「去中國化」教育的愚民作用。

第8題問「如果兩岸已經無法維持現狀,請問您認為和平統一或台灣獨立,哪一項對台灣的未來比較有利?」62.0%的受訪者選擇「和平統一」,27.4%的受訪者選擇「台灣獨立」。39歲以下的受訪者再度表現出比較強烈的台獨傾向,30-39歲的人有34.6%選擇台灣獨立,但有55.9%的人選擇和平統一;20-29歲的人有39%選擇台灣獨立,而有57.2%的人選擇和平統一。所以,即使是「天然獨」高張的年輕世代,選擇和平統一的人仍然是顯著的多數。

第9題問「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請問您認為對未來兩岸關係是有正面影響或負面影響?」的34.2%受訪者認為影響是負面的,認為有正面影響的占35.6%,另外有22.9%的人不知道。年齡再度劃分了態度的差異,30-39歲受訪者中,40.3%認為有正面影響,大於負面影響的33.4%;20-29歲受訪者中,49.6%認為有正面影響,遠大於負面影響的26.2%,其他年齡層則是認為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可以看出,年輕世代是在「無知」的情況下回應他們對兩岸關係的認知。

第10題問受訪者,在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和吳敦義4個人當中,誰比較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24.1%的人選吳敦義,20.4%的人選柯文哲,15.6%的人選賴清德,選蔡英文的只有12.1%。不過,年齡層的交叉分析顯示,30-39歲的人排序是柯文哲(30.1%)、吳敦義(17.7%)、賴清德(15.5%)、蔡英文(12.9%);20-29歲的排序則是柯文哲(32.4%)、賴清德(24.3%)、蔡英文(20.0%)、吳敦義(8.2%)。這些態度只反映了主觀上對政治人物的好惡,和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無關,也看到了部份台灣年輕人的蒙昧無知和心理偏差。

第11題問受訪者,在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和吳敦義4個人當中,比較信任誰來處理兩岸問題?排序依然是吳敦義(26.8%)、柯文哲(21.9%)、賴清德(16.7%)、和蔡英文(13.8%)。但是,年輕族群的看法再度出現了喜好度扭曲客觀評價的現象,30-29歲受訪者的排序是柯文哲(33.7%)、吳敦義(21.8%)、賴清德(17.4%)、蔡英文(12.2%);20-29歲的排序則是柯文哲(31.2%)、賴清德(24.3%)、蔡英文(20.2%)、吳敦義(10.3%)。

第12題問受訪者在過去5年內有沒有去過大陸?29.4%的人去過,70.6%的人沒有。依年齡層劃分,交叉分析的結果是,年齡越輕,去過大陸的比例越低,20-29歲去過大陸的比例只有17%,顯著地低於其他年齡層。這就解釋了這個年齡層偏高的台獨傾向,那就是在「去中國化」教育的誤導下,又沒有實際去過大陸,缺乏比較兩岸的能力,限囿在井底蛙的視野裡,因而產生了夜郎自大的心理。

換句話說,台灣年輕世代的「天然獨」,很重要的一個成份或心理機制,就是「無知的自大」。其實,不只是年輕世代的「天然獨」如此,所有主張台獨的人,都多少有這個問題。所以,要消減台灣年輕世代的「天然獨」,或者改變台灣許多因為無知而傾向台獨的人,比較好的作法,就是讓他們有機會接收更周延的大陸訊息,能夠去大陸走走看看,眼見為憑,事實勝於雄辯。

任何一個客觀看待兩岸關係的人都很清楚,兩岸之間消長之勢不僅明顯而且有加速擴大的趨勢。時間不站在台灣這邊,籌碼正不斷往大陸傾斜,台獨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只是執政的綠營還在自欺欺人,尤其是欺騙年輕人。

最新消息

296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