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競爭力: 兩岸關係台灣定位看法分歧

【2015.07.23/新聞大聯盟記者李克強台北報導】台灣競爭力論壇於7月23日公布「2015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第二季調查記者會」,理事長彭錦鵬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國族認同的態度維持相當一致的穩定性。首先,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認同度沒有太大變化,維持在八成與五成以上。在考量法理與現實後,泛中國人認同的比例也有近六成,代表國族認同屬於深層穩定的結構不容易改變。

民眾對於「台胞證免簽」的看法,有33.8%民眾認為雖然是大陸政治考量的政策,但也對台灣有利,顯示多數的台灣民眾對於進入大陸免簽證的政策是抱持正面的態度。在兩岸關係的發展方面,雖然民眾對於兩岸關係中台灣定位的看法分歧,各有約四成多的民眾分別認同「台灣屬於中國」與「台灣是台灣,大陸是大陸」的主張。

但進一步考量對於台灣的利弊得失後,認為「台灣屬於中國」的主張對台灣較有利的比例增加。有近五成(48.3%)民眾採務實態度,同意「台灣屬於中國」的主張對台灣較有利。而認為「台灣是台灣,大陸是大陸」的說法對台灣較有利者,則相對減少至四成以下(38.3%)。換言之,在世界各國皆須面對大陸崛起的趨勢下,多數的台灣民眾傾向採取彈性務實的方式與對岸互動,以謀求台灣的最大利益。

艾普羅民調公司副總經理邱源寶指出,今年第2季的國族認同調查,目前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有52.6%,否定者佔41.8%。由連續3年達10次的調查趨勢可發現,除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影響外,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穩定過半數。另外,在面對大陸發展情況下,合計有63.3%的人認為以「泛中國人」的立場更能確保台灣利益及有利兩岸和平,歷次數據均達6成以上。

艾普羅民調公司協理游彩玲表示,以10次的趨勢來看,除太陽花學運的低點外,「泛中國人認同」的比例至少在59%以上。相對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比例,第1季是33.9%,兩季變化不大。以歷次趨勢來看,約在3成上下浮動。第2季調查發現,有86.9%的人基於共同血緣、語言、歷史及文化,覺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比第1季增加2.5%,不承認者,占8.8%,與上季接近。不接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原因,主要是認為自己出生在台灣,就是台灣人。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表示,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此次國族認同調查。首先,第一個為台灣內部,自從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後,親美路線壓倒親中路線,國族認同調查數據應該會大幅滑落,但結果顯示有52.6%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第二,今年進入總統大選年,兩黨總統候選人皆已出爐,以及未來可能加入選戰的親民黨,兩岸關係為兩黨勝選關鍵。第三,亞投行提出改變世界金融運轉的格局,美國以TPP作為亞太再平衡主要經濟策略,與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相互抗衡,兩個主軸對抗並沒有減緩的跡象。謝明輝也指出,兩岸在和平的基礎下越走越緊密,這是任何政黨輪替都不能逆轉的。

本次調查係由艾普羅民調公司執行,針對台灣地區20歲以上成人進行電話訪問,於7月12、13日完成。調查以中華電信的電話簿資料庫,分層隨機抽取電話號碼,再由電話末兩碼隨機取樣,總共完成1081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有正負3%。資料依照全國母體之性別、年齡、縣市進行反覆加權,以符合母體比例。

299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