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手腳麻、走路不穩 恐是多發性硬化症

據國外研究統計,多發性硬化症病人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花2年。臺大醫院神經部楊智超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具有持續發炎及進行性神經退化的特性,且病情是持續惡化的。發病時的症狀常在1、2周後消失爾後再復發,因此民眾很容易忽略而錯失黃金治療期;目前有第一線口服治療藥物供選擇,提升病友持續治療意願。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罕見的慢性神經系統免疫疾病,起因於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進而對大腦和脊髓造成影響,典型好發於20~40歲之間。人體的中樞神經纖維表面覆蓋了一層具有加速傳導和保護神經纖維的「髓鞘」,如同包覆電線的絕緣外皮。然而病友的免疫系統會攻擊包覆在神經外的髓鞘,造成神經傳導的異常及神經的破壞。「硬化」指的是這些髓鞘損壞區域因組織修復過程中產生的疤痕組織而變硬,硬塊可能會有好幾個,隨著時間進展,新的硬塊也可能出現,所以稱作「多發性」。

楊智超表示,由於每位患者受到損害的神經系統部位不同,所產生的臨床症狀及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根據一項由台灣多發性硬化症協會針對病友所進行的調查顯示,病人確診前曾出現多種症狀,前五名依次為為平衡力受影響或走路不穩(53.9%)、感覺異常(麻木、刺痛或灼熱)(46.1%)、肢體無力或不能走動(39.5%)、視力受損(35.5%)、容易疲倦(28.9%)。

由於症狀多重且與其他疾病症狀相似,導致許多病人常遊走於神經科、眼科、復健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精神科等而無法確診。加上確診前醫師需排除其他所有疾病的可能性,也增加多發性硬化症確診的困難度。

最新消息

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