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中國河南水災 影響中國與世界糧食供應鏈

根據「大紀元報導」報導,7月20日前後,中國河南突發特大暴雨災害,中國當局不僅不作為,竟無預警洩洪,造成包括省會鄭州在內的全省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大洪災還將進一步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甚至對世界糧食供應鏈產生巨大影響。

2020年,「中原糧倉」河南省在中國糧食產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年產糧6862萬噸,僅次於東北平原產糧大省黑龍江的7541萬噸,二者僅相差約700萬噸,而河南比第三名山東更是高出1200萬噸之多。可以說,河南對中國糧食安全舉足輕重。

除占中國產糧排行榜第二,河南還是小麥、花生產量第一大省,小麥在2020年達到3753.13萬噸,占全中國小麥總產量三成左右;玉米產量在2千萬噸左右,為中國第五。因此,本次河南洪災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糧食供應鏈產生大影響。

7月15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夏糧生產數據:2021年總產量1億4582萬噸;其中,河南3803.2萬噸,河南夏糧的總產量、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均居中國第一。

數據又顯示,截至7月24日18時,河南全省農田積水1062萬畝,農作物受災面積1307萬畝;其中,受災的玉米867萬畝、水稻10萬畝、大豆48萬畝、花生181萬畝、其他201萬畝。

接受陸媒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一位河南農業從業者說,洪水發生時,小麥收割已過半,收穫的小麥一半以上已進入中儲糧和各地方糧庫。但進入糧庫的夏糧並不一定安全,據《大紀元》報導,受暴雨影響,中儲糧集團河南鄭州、新鄉、開封等多地的直屬庫糧食庫區出現內澇、外牆坍塌、積水等情況,而連續強降雨對鄭州周邊以及豫東地區的糧食倉儲物流也造成影響。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表示,農民或貿易主體庫存的玉米、小麥會受到雨水的浸泡。玉米在攝氏25~30度左右的環境下,黴變增加、品質變差,如不及時倒垛(將已成堆的物品推平翻動或重新堆疊),恐造成糧食發黑、發熱;小麥經雨水浸泡後發芽率會增加,毒素也會增加,無法用於食品加工,只能進入飼料或者工業領域。

再有,洪水導致大型車輛進出村鎮困難,而部分糧倉位於村鎮地帶,無法保證及時儲糧。

特別引起外界重視的是,秋糧生產占中國糧食產量的3/4,對全年糧食生產形勢具有決定性意義。

據陸媒中新經緯〈河南遭遇暴雨 二級市場受何影響〉一文披露,7月20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在記者會上表示,全年糧食生產主力在秋糧,7月至9月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文稱,目前,玉米等大宗農作物正處於生長期。

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5月下發的〈關於2021年秋糧生產的技術指導意見〉,2021年,河南省全省糧食面積目標為1億6125萬畝,產量目標為1365億斤。其中,河南省秋糧面積占全年47%,產量占全年45%,秋糧生產要積極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穩定水稻、大豆、紅薯種植面積。

中信建投研究員魏鑫認為,河南暴雨對於花生的影響不小,目前花生處於開花、下針(出現幼果)階段,需要更多的陽光以及昆蟲授粉;如果出現暴雨,可能導致果實形成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後期的收成。

中共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承認,目前,河南玉米正處於整個生長週期的前1/3左右,雖然經歷了大範圍降雨,玉米苗沒有倒伏,還沒有到揚花期,不會直接影響玉米產量;但目前問題是,由於新鄉等地洩洪,一些低窪地區水位比較深,積水如果不能迅速排出,減產甚至絕收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梅新育撰文認為,不能不關注這場強降雨對國內外糧食市場的衝擊。今年海外主要農業生產國遭遇嚴重災害,主要經濟體貨幣財政政策導致流動性氾濫與通貨膨脹,再加上投機壓力等因素與華北強降雨結合,很有可能成為國際遊資(熱錢)「爆炒」糧食市場的題材。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