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健保醫材新制 公衛界看法莫衷一是

衛福部健保署近日針對「健保部分給付、民眾部分負擔」的醫材,首度祭出管理新制,匡列8大類352項醫材,訂出民眾負擔上限值。公告後即刻引發醫界反彈,陽明大學舉行全民健保制度議題座談,公衛界大老共聚一堂,看法莫衷一是。

國立陽明大學舉行全民健保制度議題座談,公共衛生界大老會於後談及,健保署針對部分給付醫材的管制措施,依舊爭議不休。

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表示,他可以同理心認同醫界的不滿,醫師往往認為診治病人的過程,付出最多的是他的知識,但是醫師診察費長期偏低,這樣的給付制度無疑逼著醫師找別的地方賺錢。當醫材部分負擔被設定天花板價,不能多賺一點,醫師當然會心生不悅。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全民健保本就是社會福利制度,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得到適當的醫療照護,因此針對部分負擔訂定上限是合理的。若有醫師承認他的專業度高,理當收取更多費用,那他大可脫離健保,自行開業就好。

前健保局總經理劉見祥表示,健保署訂定醫材的部分負擔上限,其實並非隨便設定金額,而是從大數據中擷取較合理的數字。對民眾來講,能清楚知道醫療院所收費的上限值在哪,這是好事一樁。

此外,前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說,任何作法都有優劣點,如放任自由市場,可能讓民眾花很多錢;但政府介入訂價,相對的也可能讓原來收費較便宜的醫療院所,再把價格拉到所謂的「天花板」。如何同時有適度規範,又讓市場有競爭力,確實是進退兩難。

鄭守夏說,尚未看過健保署的計畫內容,但肯定大原則是,政府如要介入訂定價格,需要考慮採更細緻的方式,如分對象、分地區設定不同的上限值,舉例來說,台北市與台灣其他許多地區的消費能力不同,不同醫療院所議價能力也不同,因此未必適合統一訂上限值。

最新消息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