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教育部媒合50名學生入10家知名企業實習

【2015.09.29/新聞大聯盟記者李克強台北報導】由教育部指導,全國16所大學校院及14家高科技企業共同參與,透過國立交通大學高階應用處理器應用聯盟計畫,成功媒合了50名學生,在今年的暑期進入10家企業實習。由包括研華科技、晶心科技、ARM(安謀國際科技)、智原科技、Garmin(台灣國際航電) 、普安科技、富士康集團、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光寶科技、MARVELL(邁威爾科技) 、聯發科技、新唐科技、佳世達科技、威聯通科技、立錡科技等企業的工程師與學校教師,以「師徒制」方式,共同指導學生,成功開創產業、學生、教師三贏新局。

這次暑期實習活動,開放給全國的大專院校學生,實施方式為1年1期,每期分為3個階段來進行。第1階段為企業設計團隊提出當前遇到的設計議題,並鼓勵與學校老師討論可能的題目範圍,規劃出所需要的基礎背景知識以及實作技能;第2階段則為訓練課程的施行,訓練課程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舉辦的計畫說明會揭開序幕,說明會結束後,並由企業根據人才的背景需求,選出具有潛力的大三、大四、或研究所學生,再由學校依據第1階段規劃的議題,設計訓練課程,透過學校的教學與研究活動,強化學生對相關議題所需的知識及實作技能,訓練完成後,學生於第3階段便進入企業實習,參與實際的軟硬體系統設計工作。在這3階段過程,企業、學生、與教授之間保持經常密切溝通,適時調整學生的訓練與工作內容,以求適性化的引導學生學習發展。

本項暑期實習計畫,從102年開始辦理,透過第1、2期實習活動的追蹤調查,高達65%學生於實習中便與公司簽立研發替代役,而其中2位學生已於畢業後進入實習公司服務。除此之外,36%的實習生於實習結束後仍持續參與公司的研發計畫。對學生就業發展的助益漸顯成效外,對學生的學習也有顯著的提升。

連續參加兩期實習活動的國立交通大學資工系周同學表示,電子資訊領域廣泛,在學校同學們大多專注於自身的論文研究,卻極少跨足其他研發領域。透過這個實習計畫,前後進入兩家企業實習,除發現相近的產品在零件的研發上竟也大相逕庭,也瞭解到開發一個產品所需團隊合作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若完全不了解其他同仁的研發內容,在設計上的磨合必拖延整個產品的完成度。因此,在往後的學習,除了調整自身的學習更貼近實際面及市場商品外,也會加強對產業實務運作所需軟實力的養成。

此外,從指導教授的觀察,對於本項活動也有相當正面肯定。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曹孝櫟表示,學生實際體驗職場,藉由朝九晚五、每週進度會議,培養了很好的執行力。當學生回到學校後,一改從前被動學習的態度,不但簡報能力提升,研究更有效率,更能自發主動學習,探尋問題癥結點進而嘗試解決,教授不再需緊迫盯人。兩個月實習讓學生深刻體會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實踐未來理想。學與教之間也因此有更好的加乘效益。

至於參與實習計畫的企業,也表示對學生的表現及教授與學校培育投入的肯定。今年新加入的台灣國際航電公司(Garmin)即表示,該公司過去未與學校教授有合作計畫,因為透過本活動,不但在今年4月邀請近10名相關領域教授前往Garmin公司參訪,公司研發團隊也在今年8月到國立交通大學進行交流,透過實驗室參訪,相關教授研究成果說明與實體展示,已開啟了未來產學合作的契機。

本項實習計畫透過相關科技領域教師整合跨校資源形成產學媒合、交流的平台,不但提供了學生實務學習紮實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就業力,更促進了產學研間的瞭解與信任。拉近職場與校園、公司與教授的距離,並將因此產生更多產學合作的機會,並促進學校課程教材與業界發展同步,縮小產學差異。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