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教育部調查:中小學生使用網路主要在家裡

【2015.09.17/新聞大聯盟記者李克強台北報導】為瞭解台灣學生目前的上網現況及是否具備正確的上網觀念,教育部特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與亞洲大學共同執行「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與分析計畫」,17日公布調查結果。

調查對象從國小4年級到高中職3年級學生,共抽測109所學校,有效問卷9,027份。結果顯示,中小學學生使用網路的地點主要在家裡(84.6%);使用網路的時間假日多於平時,104年學生每天非課業網路使用時間雖較103年的微幅下降,平日:國小57.8分鐘、國中115.8分鐘、高中職147.2分鐘,假日:國小120.1分鐘、國中231.0分鐘、高中職266.1分鐘;在線上遊戲與智慧型手機沉迷與成癮盛行率方面:高中職生的線上遊戲成癮重風險比率(103年9.7%,104年11.5%)、智慧型手機成癮重風險比率(103年15.4%,104年18.0%)均有上升;值得重視。

另外,104年調查顯示網路沉迷與網路成癮高風險盛行率顯著下降;網路沉迷、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分別是:104年國小3.8%、2.6% (103年6.5%、3.5%)、國中6.1%、4.9% (103年8.8%、6.9%)、高中職6.5%、5.6% (103年9.6%、6.7%)。此結果可能是因教育部推動一級預防安全健康上網教育活動,已初步具有成效;未來教育部將持續推動與觀測學生上網行為的趨勢與變化,長期評估成效,並滾動修正有效策略與實施措施。

104年特別調查家長對於3C產品的不同類型管教與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性,家長對3C產品使用的管教方式可分為四種:(1)溺愛式管教(低規範、高回應);(2)忽略式管教(低規範、低回應);(3)權威式管教(高規範、低回應)與(4)民主式紀律(高規範、高回應)。調查顯示,溺愛式與忽略式的管教方式,其孩子網路成癮率較高;能回應孩子使用需求、一起討論上網活動,並訂定明確的使用規範的管教方式,其孩子網路成癮率較低。

教育部今年4月新修正的「各級學校學生安全健康上網實施計畫」,鼓勵各校結合家長參與,跨單位實施三級預防計畫(健康促進、高風險群辨識、成癮輔導及轉介治療),加強各級學校老師對網路成癮的篩選與輔導知能培訓,即時協助與輔導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的學生,並強化嚴重網路成癮學生的醫療轉介。教育部預計3年內讓全國60%以上教師具備網路沉迷辨識能力,培訓2,200名網路成癮防治輔導人員,且推動60所「健康上網,幸福學習」試辦學校。

教育部呼籲健康上網一起來: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希望教師與家長們一、持續傾聽孩子需求,二、訂孩子健康上網規範,三、要孩子每30分鐘要起來活動,四、協助孩子擁有高四感(歸屬感、愉悅感、成就感及意義感)生活及五、培養網路使用的好習慣,六、對於孩子合理使用3C產品的健康上網行為給予稱讚;大家共同協力使學生智慧運用新科技,聰明用、健康用,能夠上網而不迷網,擁有幸福科技生活。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