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熟齡族健走散步 也可能會患肌少症

據體育署調查,熟齡銀髮族群為全年齡層中運動頻次最高的族群,但高達八成都喜愛以散步、健走等有氧運動為主,對增肌較無幫助,致使學者開始擔心熟齡族退休後陷入另一波「健康危肌」!

兩大高齡醫學專家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臺大竹東分院詹鼎正院長以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身份日前共同出席肌少症活動記者會,首次合體共同疾呼國人不可忽視肌少症帶來的健康威脅,提醒熟齡與退休族應及早增肌才能避免年紀越大越不想動、走路無力、跌倒骨折、甚至長期臥床的命運。

同時,兩位專家也號召大家一起參加11月30日由他們指導的第一屆的肌少症檢測活動,從了解自己是否有肌少潛在風險開始,體驗與學習增肌運動及飲食秘訣,為下半生的健康打好「肌」礎。

國人肌少症盛行率達10%,相當於有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80歲以上男性更可能高達三成以上;詹鼎正醫師指出,自50歲開始,人體肌肉會逐年流失,若不積極維持肌肉量,對健康會造成連鎖影響。

首先肌肉不足會造成四肢無力,進一步可能演變為衰弱症、提升跌倒機率,進而造成骨折、失能及長期臥床,更恐增加死亡風險。此外,肌肉和基礎代謝率相關,肌肉量下降基礎代謝率也將跟著降低,進一步和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相互影響,降低生活品質也降低壽命。

另據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的熟齡退休族是為了健康而運動,但詹鼎正表示,熟齡族的運動近八成是以散步、健走等有氧運動為主,雖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但若缺乏負重(阻抗型)運動,恐對肌肉量提升無太大幫助。

此外,熟齡退休族偏好以「粗茶淡飯」控制飲食,但其實如果沒有三高病史或醫師特別指示,並不需要特別節制營養的攝取,熟齡在蛋白質的攝取上多有不足,更不易增加肌肉量。

據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針對肌少症認知的調查結果,有高達八成的民眾沒聽過「肌少症」,不僅對肌少症的認知度低,也不知道肌少症對自己的健康會造成威脅。

陳亮恭指出,近年亞洲高齡醫學界在肌少症的篩檢、診斷與臨床的研究上,都積極提出更簡易、更可信的指標,希望可以幫助民眾在家就能先評估自己有沒有肌少症風險,以在更嚴重之前可進一步防治肌少症。

50歲以上的男性若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代表身體肌肉質量可能不足,準確率可達七成;此外,由歐盟肌少症小組設計的SARC-F五題問卷,也已經國內醫師驗證,民眾以日常狀況勾選,亦可反映部分肌少症風險,上述兩者並行更可增加評估準確率。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