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自律神經失調 多因為心理因素引起

很多醫師門診時常會遇到病人抱怨身體不舒服,看過很多科也做過很多檢查卻都查不出病因。柳營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張榮哲說,有此類困擾者不舒服表現包羅萬象,例如莫名疲倦、提不起勁、長期頭暈、喉嚨有異物感、呼吸不順需大力吸氣卻又不是真的喘、胸口緊緊的、心跳加快、手腳麻木、找不到原因的疼痛等症狀,特別在緊張、壓力大時更加明顯等,如有類似困擾看遍各種專科醫師且做過各種檢查卻都找不出病因,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台灣新生報報導,張榮哲醫師表示,人體神經系統可分為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系統兩種,屬於周圍神經的自律神經系統是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共同組成,兩者作用相反、互相平衡,例如交感神經使心跳加速,副交感神經使心跳減緩。所謂自律神經失調就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失常,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自律神經遍佈全身器官,失調時引發的不適也有多種樣貌。在心血管系統可引發心悸、胸痛;呼吸系統則會引發呼吸不順、胸悶;神經系統導致手腳發麻、頭暈、顫抖;腸胃系統導致便秘、腹瀉、胃痙攣、胃食道逆流;肌肉骨骼系統表現為肩頸痠痛、肌肉緊繃;泌尿系統表現頻尿等,病人經年累月受症狀所苦,遍訪各科名醫花錢花時間卻得不到解決,不但深感挫折、情緒低落,往往身邊的家人也受到影響。

張榮哲指出,「自律神經失調」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生理表現,引發成因往往並非身體問題,而是心理因素,例如生活缺乏目標、找不到生命意義、焦慮、憂鬱、緊張、精神壓力過大等,雖然症狀令人困擾但對身體健康並無立即危害,要改善必須找出心理糾結真正原因,釋放內在累積的壓力。

張榮哲強調,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方式包括規律運動、良好生活作息、練習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內觀冥想等技巧。若有需要可搭配生物回饋治療,接受心理師專業心理諮商或醫師處方藥物治療,但不論是哪種療法,都需有耐心、決心的持續治療,長期做身心兩方面調整,建議可尋找一位細心、善於傾聽、願意仔細瞭解您問題的心理師或醫師,配合專業建議調整身心狀況,可逐漸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

最新消息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