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2021烏克蘭國際發明展 台灣獲31金

2021第17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台灣時間昨天深夜傳回捷報。台灣代表團共獲得31金11銀3銅,總成績摘下國際第一的好成績,作品更是超級吸睛。有籃球界「中距離教科書」美譽的籃球國手許智超首度跨界當發明人,就以發明可訓練運動員的訓練裝置拿到第一面金牌;此外,因應新冠疫情持續在世界蔓延,雲科大零接觸的智慧醫療也成為深受評審肯定的作品。

台灣代表團團長,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智堯表示,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每年吸引來自全球眾多人才參加,今年持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參賽方式仍為線上評審方式競賽,但仍吸引來自俄羅斯,埃及、印度、韓國、以色列、泰國、中國大陸等20個國家,共341件作品參加。台灣有56件作品參賽,最後總成績在國際排名第一。

有籃球界「中距離教科書」美譽的籃球國手許智超如今也跨界成為發明人!目前任職於宏國德霖科大休閒系宏的許智超,這次參賽和休閒事業管理系教師張佩婷、陳慧峰與學生馬琮堯,一起研發「運動訓練裝置」,因其便捷與多元使用性,第一次指導就拿下國際發明展金牌。

目前也擔任學校籃球隊總教練的許智超說,這項發明結合不同運動訓練使用,適合田徑訓練時,作為運動前暖身使用或是鍛鍊腿部肌肉。另外拆開後,就可作為負重訓練帶,適用在重量訓練,且可依據使用的方式的不同,來增加相關部位的強度。

新冠肺炎侵襲全球,嚴守醫院醫療量能是防疫最重要的關口,減少和病患接觸,就越能減低感染風險。雲林科技大學資工系教授張傳育帶領研究生張閔翔、劉凱翔,攜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共同研發「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透過追蹤人臉就能觀察頭部因為心臟收縮產生的微震動,估算病患呼吸、心率,即使關燈黑暗中也不受影響,零接觸就能掌握病患,可用於負壓隔離病房,相較於市面上非接觸式檢測技術,不僅成本較低、精準度高,因此發明獲得一面金牌肯定。

張傳育表示,目前技術正與多家企業合作商品化,除了負壓隔離病房,也希望可應用於健身房、月子中心、居家長者照護等場域。

同樣也是用於智慧醫療,正修科大電子系教授施松村教授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謝凱生合作研發「輔助診斷系統」,可讓醫師問診前先透過系統運用對患者的病癥進行詢答、檢查及分析,評估患者可能罹患的疾病種類,並將分析資料及評估結果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依據,藉此縮短醫師問診時間,減少誤判,發明也獲得一面金牌。

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教師陳文亮與學生張櫻子則發明「具病媒蟲防疫與導流功能的排水溝蓋裝置」。張櫻子觀察,傳統水溝蓋的排水孔徑較大,容易掉落異物而堵塞,導致滋生蚊蟲與病菌,因此設計出傾斜排水道的水溝蓋,具導水與排水功能,還能防止病媒源任意出入的排水溝蓋裝置,做到源頭防治,不僅大幅增加排水面積,減輕整體重量,提升搬運及安裝效率,且溝蓋兩側設置照明功能,有助於夜間警示,發明獲得一面金牌。

國軍花蓮總醫院暨秀傳紀念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陳穎信領軍,與國軍花蓮總醫院院本部戴明正院長、國防醫學院教務處許秀珠、三軍總醫院王美純及國軍花蓮總醫院教研中心臨床助理官程學儒,以「遠端醫療無人機創新服務應用」也拿到金牌。

陳穎信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遠距需求帶動全球產業轉型,因應這一巨變,「零接觸經濟」遠端醫療無人機創新服務應用開發,改變傳統產業,突破空間限制,克服所面臨的災難,藉由派遣無人機攜帶緊急醫療醫材及5G遠端醫療視訊系統飛往現場,透過GPS訊號定位及無人機配掛人體辨識偵測系統,尋找病患及偵測環境,遠端醫療視訊,立即醫療指導處置,挽救病患生命,透過視訊及對話系統,用語音、手勢連結數位平台,核發無人機數位證照

此外,今年同樣獲得金牌獎肯定的還有台灣大學陳賢燁老師團隊的「新型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臺北醫學大學彭徐鈞老師團隊「醫療影像處理系統及方法」;虎尾科技大學大簡銘伸老師團隊「積層製造系統 -- 3D列印與色彩技術」;桃園市立永豐高中黃懷德老師團隊「多層深度學習之預測駕駛煞車系統」。產業界代表則有,葡萄王生技公司的作品「促進睡眠桑黃菌絲體組合物」等。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