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外籍生學費便宜 台灣高教收愈多賠愈多

【2015.03.10/新聞大聯盟台北訊】自由時報9日報導,因應少子化及推動國際化,政府擴大招收以中國學生為多的外籍生,馬英九總統更喊出要破13萬人的政策目標;但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提出警訊指出,台灣國立大學一名學生成本至少30萬元、私立則要15萬元,但目前對外籍生收取一年僅約10萬元學費,收的外籍生越多,政府及大學恐就賠越多。

馬總統指示政院各部會2010年至2013年投注600億元改善校園計畫,宣示發展台灣成為亞太高教中心吸引外籍生,2020年外籍生要達10%、約13萬人。教育部統計,目前在台的外籍生約9萬,希望今年可達10萬,其中多是中國、香港及馬來西亞學生,尤其中國短期研修生大增,從2010年5千餘人,至今已破2萬7千人,占約三成。

楊弘敦指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經濟及高教較進步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洲等招外籍生較多,多是英語系國家且採高學費政策,外籍生多則達15%,但外籍生收費為本地生2至3倍,平均約一年3萬美元(台幣約90萬元)以上,對為數較少的優秀國際生才提供獎補助。

楊弘敦直指,台灣目前是低學費國家,國立大學每生教育成本至少30萬元,台大等頂大更是35萬至45萬元不等,私大每生也在15萬元以上,但外籍生比照私校收費,一年只收約10萬元學費,其實不敷教育成本,從納稅人權益來看,多招外籍生恐是既賠本又稀釋國內學生資源。如真要推馬總統說的「高教輸出」、「高教產業」,就得讓這產業賺錢,而不是要大學及公帑補貼去支撐。

楊弘敦舉例,近期擴張最多的中國短期交換生,學費其實是中國學校在收,台生去中國短期進修較少,相較下是台灣學校付出較多成本,台生住宿、學習空間資源相對遭排擠,中山大學擬對短期交換生三人以上者,酌收學分費,很多學校也考慮改變作法。

楊弘敦指出,少子化及國際化確是須面對的議題,但不能病急亂投醫,高教須走「精緻化」,集中資源優先扶植本地生,或可讓本地生多出國歷練增加國際化,招收外籍生則須符經濟效益,不能只衝量,政府政策應更審慎。

教育部政次陳德華指出,目前外籍生大多隨班附讀,大學未必須加開班或增加老師鐘點費,多收學生應可算增加收入,是否造成國內學生排擠,各校可把關;教育部也指出,目前各大學可自行調整對外籍生的收費,但須報備,至於短期生,只要兩方合作學校協商訂約,大學也可酌情收費。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