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水利署治水成効遭疑 水利署長舉汐止為例

【2017.06.05╱新聞大聯盟巡迴特派記者劉戡宇報導】政府投入龐大治水預算成效?水利署調出102年康芮颱風淹水資料與0601豪雨災情比較,說明0601淹水面積已減少一萬六千公頃。

經濟部水利署發言人王藝峰副署長指出,0601降雨量與康芮颱風的降雨量較為接近,但康芮颱風造成全台淹水面積17,636公頃,0601的淹水面積為1500公頃,相較於康芮颱風的淹水面積,已減少一萬六千公頃,若說政府投入龐大治水預算治水無效,並不公平。

水利署長賴建信指出,政府投入龐大的治水預算後,民眾對於淹水的忍受度降低,是水利署責無旁貸必須面對的考驗,但0601豪雨在台北市、新北市、彰化、雲林等地區的降雨量,出現超過200年重現期的情形,許多地方的時雨量更是超過了100mm,這樣的雨量不論下在哪裡,只要超過各類排水系統的保護標準都會淹水,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因此檢討治水成效,比較務實的指標,是檢視淹水面積是否減少、淹水時間是否減短,在短延時強降雨的情況下,水利署無法保証不淹水,但能保証在經過治理之後,淹得面積更少、退水的速度更快。

王藝峰說水利署同時也比較此次災情較為嚴重的地區,發現過去雲林沿海地區逢雨必淹,但在近年政府於雲林投入123億治水預算後,此次雲林沿海並無災情傳出,淹水面積也從康芮時的7890公頃降至1150公頃。

王藝峰強調外界批評政府治水僅仰賴工程手段,其實早在十年前,水利署進行易淹水水患治理計劃時,就已調整思維從河川流域綜合治理的角度來規劃治水,近年更提出「逕流管制、出流分攤」的觀念,希望從上、中、下游進行整體規劃,「工程當然不是治水的唯一手段,卻是重要的手段」,就像員山子分洪,雖然是工程,但以分洪的觀念來規劃,在歷次風災中,汐止地區已不再淹水,其成效亦有目共睹。

2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