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Emerald總經理 楊菁萍

【2016.10.15/新聞大聯盟特別企劃】

勇敢直爽樂觀積極 打造強悍的創業力

年輕時個性就相當好強的楊菁萍,因求學期間經常在父親經營的工廠裡見習,耳濡目染下,很早就具備完整的貿易經商概念,並在輔仁大學國際貿易系畢業後,進入從事國際醫療紡織品、醫療耗材進出口的貿易商「向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專業產品經理人,負責處理客戶接單、新產品開發與聯繫協調等工作。

10年豐富的職場歷練,不僅讓她習得紮實的業務及採購專業技能,更為她涵養出積極主動、獨當一面且擅於應對溝通的能力,敬業盡職、專注熱情的工作態度,讓客戶讚譽有加,彼此間也建立起相互信任與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在客戶的鼓舞下,加上自己對從事多年的工作已感倦怠無力,讓她心中開始醞釀到海外創業的念頭。楊菁萍考量東南亞在地理位置上鄰近臺灣,相關產業供應鏈齊全,且當地臺商團結、國情穩定,父親家族事業亦已深耕泰國多年,因此毅然決然在2001年租下一個簡陋空間當作工廠,生產較初階的醫院隔離衣、鞋套以及護士圓帽,開始走上醫療耗材用品技術研發的創業之旅。

然而創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面對諸多不可預知的環境變動與風險,躊躇多時的楊菁萍在多方評估與考量下,決定單槍匹馬前往泰國試探市場風向,夫婿王兆基則暫時留在臺灣繼續他的印刷設計事業,「萬一在泰國事業發展得不順利,還可以回來臺灣依靠先生,生活才不至於面臨斷炊的危機。」半年後,Emerald Nonwovens逐漸步上經營軌道,王兆基便陸續帶著2個年幼的孩子前往泰國,與楊菁萍攜手努力實現她的異國創業夢。

從無到有辛勤耕耘 篳路藍縷冷暖自知

為了迅速突破語言障礙,楊菁萍在遠赴泰國之前,特地找來一位僑生惡補苦練泰語,沒想到日後竟完全派不上用場,儘管擁有一口流利的英文,在與當地人的溝通上卻四處碰壁,語言的隔閡與風土民情的落差,讓她在創業初期吃盡苦頭。

「也許是從小家庭重男輕女的刻板觀念使然,養成我不服輸的個性,一旦下定決心就會堅持到底,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績給大家看。」即便過程辛苦,經歷一次次的失敗,楊菁萍依然竭盡心力、想方設法,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因此她決心重頭開始學習泰語,白天跟主管、操作人員溝通,晚上還得通宵達旦與客戶以E-mail及傳真聯繫接洽,日以繼夜擔負著繁瑣、沉重的工作壓力,對她的身心無疑是一大挑戰與考驗。

楊菁萍選擇設廠的Phetchaburi府是BOI優惠外資投資區,偏僻荒涼、人煙稀少,是泰國惡名昭彰的黑槍集散地,因地區幅員廣大,警備人力不足、基礎建設單薄,為了讓員工安心上班,她特別在工廠周圍興建圍牆,並自掏腰包鋪設馬路、架設電線桿,將電力輸送到工廠;「當時工廠甚至連電話線都沒有,必須購買衛星接收器才能收發傳真。」

此外,由於Phetchaburi也是泰國稻米盛產區,初期設廠時,當地居民因擔心工廠會帶來環境汙染,影響稻米生長,導致居民紛紛群起抗爭。為此楊菁萍與王兆基不厭其煩地多次召開村民大會,向居民解釋,工廠是依照最嚴格的歐洲及日本安全標準設立,安全無虞且不會排放汙染廢水,並以精實的員工教育訓練,確保員工充分了解機器設備操作的危險性與預防方法,免除居民對於工廠安全性的擔憂,不僅讓Emerald Nonwovens自此與居民生活和平相處,更迅速在當地樹立優質企業的正面形象。

耐心啟發員工 建立憐憫心和同理心

在楊菁萍夫妻倆眼裡,泰國人普遍擁有純樸善良、溫和有禮的民族素養,但是安逸隨興、慢條斯理的工作態度與答非所問,卻經常惹得她們哭笑不得。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則是某次到類以投資促進會的單位辦理工作證,不料職員竟一邊看電視、一邊工作,一個在臺灣簡單不過的申請手續,竟足足拖了2天才完成,讓凡事講求效率的楊菁萍,相當不以為然。

因此,她積極以身作則,不論上下貨架、操作各種生產線上的機器設備,都不假手他人、親力親為,希望能藉此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並耐心引導員工一步一步學習臺灣人積極勤奮、刻苦耐勞的精神,「這麼做就是要慢慢啟發他們,『如果我可以做得到,你也一定可以做得到!』」如此嚴格的自我要求與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也逐漸贏得員工的尊敬與信賴。

經過一段時間磨合調適後,夫妻兩人也愈來愈了解如何與員工相處,王兆基也經常給予員工條理分明的適切指示,並秉持嚴格不苛求且講理的原則,不合理的要求絕不輕易妥協,全力為員工創造自我成長的機會。而楊菁萍也會不斷向員工解說各項醫療耗材產品的生產過程與特性,並透過影片持續灌輸員工正確的操作方式與從事醫療產業者肩負的神聖使命。

「我經常告訴員工,只要有任何細微的生產瑕疵,都可能讓病毒透過體液滲透到患者或是醫護人員體內,導致感染或死亡,如果躺在手術床上等待治療的病患是你自己或你的親人,你們是否願意使用有瑕疵的產品,導致影響治療成效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希望讓他們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具體將這份同理心落實在公司的品質政策上。」楊菁萍說,「我發現,在泰國苦口婆心建立員工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比嚴厲喝斥要求工作成效,來得更有用。」

拉高競爭門檻 強化差異價值優勢

在泰國闖出知名度、站穩腳步後,楊菁萍也積極帶領Emerald Nonwovens全面轉型升級,並於2003年至2007年陸續興建4座自有廠房與實驗室,產品也逐步深入醫療核心,儘管過程中碰到許多進入障礙與挫折,但在她不斷摸索嘗試、求精求進的執著下,結合多年經驗累積而來的因應能力,因此問題都順利迎刃而解,事業也漸入佳境。尤其2004年第二廠跨入高防護性手術衣領域後,因產品的液體滲透率,需通過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的分級認證,此時,Emerald Nonwovens已可依照不同標準,製造各種不同醫療等級的隔離衣與手術衣。

至此,Emerald Nonwovens的產品線已延伸至手術防護口罩以及門檻更高的工作檯鋪巾及手術包;楊菁萍說,以嬰兒生產手術包為例,必須包含醫護人員衣服、病人鋪單、吸耳球、產褥墊等,而每一個手術包都必須經過美國專業消毒認證後,才會送到世界各地的專業醫師手中,全力杜絕感染源,以確保患者的健康與安全。

2012年,隨著全球醫療耗材與EO(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消毒滅菌的需求逐年增加,為了降低千里迢迢的高昂運費與消毒成本,楊菁萍決定成立泰國第一家專業EO消毒廠,並通過嚴格的ISO11135醫療器械消毒認證,建立IN-HOUSE駐廠消毒模式,創造出更多元的產品與服務,讓EmeraldNonwovens的發展,正式邁入全新的里程碑。

放眼商機龐大的醫療耗材市場,楊菁萍也曾經思考以建立自有品牌的行銷模式,擺脫以往OEM/ODM的接單經營,因此她積極拜訪泰國各地醫療院所,並無償提供1000件手術衣供其試用,卻因醫療耗材攸關人命,新品牌的建立與取得醫療院所信任的過程困難重重,讓她屢遭挫敗、無功而返。

「一路走來,Emerald Nonwovens從挑選原料到檢驗製造、生產設備驗證都經過層層嚴格把關,竭盡所能將瑕疵率降到最低,希望能在同質性相當高的醫療耗材產品中,建立明顯的市場區隔與競爭優勢。」除了對品質的嚴格管控,楊菁萍也十分關注醫療市場的趨勢與動態,例如2015年韓國爆發MERS疫情後,她立刻盤點公司現有產品線,迅速備妥原料與機器,製造防護MERS病毒的相關醫療產品,以抒緩市場緊繃的需求。

專業前瞻 掌握全球市場脈動

目前歐美地區為醫療耗材最大客戶來源,產品也區分為初階的隔離衣,中階的手術衣、口罩,乃至手術室裡高階的耗材設備,而最高等級的醫療耗材則大多來自中國、泰國以及印尼等亞洲地區,供應全球80%的醫療耗材產

儘管中國人力成本較泰國低,深具價格競爭力,但楊菁萍始終堅守極致品質,從不打價格戰,用心專注於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瑕疵的控管,期以建立對手難以跨越的高技術門檻,確保Emerald Nonwovens在亞洲,甚至全球的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

使用一次性醫療耗材對降低手術感染風險的功效,已深受全球醫界及使用者認同與信賴,一手將Emerald Nonwovens打造成為泰國醫療耗材第一大廠的楊菁萍,對於泰國政府鼓勵醫療院所改用拋棄式醫療耗材,所展現的積極度與魄力,相當敬佩卻也感慨萬分,「臺灣醫療產業並沒有廣泛倡導使用一次性醫療耗材的觀念,由於目前臺灣多數醫院皆備有專屬的洗滌工廠,包括手術衣、隔離衣等用品都是清洗消毒後再重複使用,因此拋棄式醫療耗材用品在臺灣並不多見。事實上,許多死亡的案例並非來自疾病本身,而是手術感染引發的併發症。」

因此,楊菁萍也衷心期盼自己生長的故鄉,能夠早日全面推動一次性醫療耗材的使用,並訂定相關法規標準,明確醫療分級制度,並設立合格機構進行產品分級認證,建立起各級醫療院所對阻絕感染與死亡風險的屏障,進而讓民眾擁有一個更安全的醫療環境。「醫療耗材的發展趨勢已無法阻擋,拋棄式醫療產品具有難以想像的市場潛力,而臺灣仍有極大的轉型與發展空間。」

未來,楊菁萍將以泰國為主要生產基地,接軌全球市場,應用現有的專業設備,持續創新研發、優化生產流程,開發更多高端技術的醫療耗材產品,並嘗試至海外其他國家設廠,提高Emerald Nonwovens在醫療產業的市占率,提供全球客戶多元價值的精緻服務。「過度關注某些市場,容易忽略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倘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營運據點,不同基地據點間不但可以互相協調搭配,也將有助於客戶與不同國家貿易組織往來,如此才能滿足客戶需求、甚至超越客戶的期望。」

堅持走在對的路上 謙卑迎接成功

「我對成功的企圖心很強烈,但Emerald Nonwovens今天的成就,則是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貴人相助。」楊菁萍很慶幸自己選擇了一個充滿爆發力與未來性的行業,也相當感謝從興建工廠、消毒廠期間以至產品製造等的所有創業點滴過程,曾經伸出雙手拉她一把的客戶、朋友與家人。

創業初期,為了兼顧家庭與事業,每個週末楊菁萍與王兆基都會帶著孩子到工廠宿舍居住,週日一早巡視廠區,關心員工的加班狀況後,再利用短短的下午空檔陪陪孩子,享受難得的親子共處時光,「過去我忙於事業,週末假日幾乎都在國外洽談業務,也因此錯過孩子們童年成長的時光,所以我現在要開始重新分配工作與家庭的比重,盡可能把時間騰出來,好好把握每一個與家人相處的當下。」

「創業與就業最大的差異來自於視野的拓展,從員工變成老闆,看事情的角度全然不同,不僅看得更寬廣、更全面,也更能理解過去就業時老闆的嚴格要求與種種磨練,因此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場,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從每個人身上學習不同的優點,這是我在創業過程中獲得最大的啟發與最深的體會。」

事業經營上,楊菁萍與王兆基以「女主外、男主內」為分工基礎,兩人在業務拓展與工廠管理間各司其職、盡展所長,用心實踐自己主掌的任務。「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沒有值得信任的事業夥伴做後援,我又怎麼能放心向前衝刺呢?感謝先生在創業過程的一路相伴與支持,夫妻之間信任、包容與彼此無怨無悔的付出與扶持,就是我們全力拚搏事業的動力來源。」

深耕泰國15年,楊菁萍夫妻倆雖然在創業過程一路摸索、跌跌撞撞,有甘有苦、有喜有悲,但看到員工擺脫窮困的生活,買車買房、衣食無缺、生活穩定,當地經濟也取得明顯改善,讓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值得了。對楊菁萍來說,創業最大的價值,來自於讓大家清晰看到Emerald Nonwovens的存在與文化,未來她將用心勤耕專業、力思創新突破,建立在醫療產業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期許Emerald Nonwovens的產品能夠幫助更多的傷病患者,為每一個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創業協會〉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