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盧俊賢 天母洋蔥

【2015.10.21/新聞大聯盟特別製作】20多年前,天母商圈有一家西式排餐「洋蔥」餐廳,首創業界7道個人化菜單,以豐富味美組合、親切平實價格,迅速擄獲消費者脾胃,從街角小店匯聚成街廓氣勢的「洋蔥巷」,締造排隊盛況,堪稱台灣人氣名店的始祖。

如今,它不再只是昔日的名店「洋蔥」,轉骨躍升之「Mr. Onion」 已踏出台北城,越過大甲溪,進而飛越台灣海峽,邁向國際化。不是口號、不是豪語,「以前的洋蔥是盧家的,今後Mr. Onion是大家的!」憑著這股信念,盧俊賢掌舵的「天母洋蔥」以一飛沖天之姿,在激烈競爭的餐飲市場中殺出重圍,打造出股票上市指日可期的連鎖餐飲新星。

無路可退的求生之路

正如「洋蔥」之名,生剝一層一層盡是眼淚,慢火燉煮又能盡釋甘甜。看似風光背後的這一雙推手,正是人稱「五哥」的盧俊賢,他從最不起眼的洗碗槽,油漬、泡沫滿溢的角落裡,一步一步建構起他的美食志業。

40出頭歲的盧俊賢,最高學歷停留在「羅東高商」;當年16歲的他,還是皮箱裡只有一套校衣,連身上都還穿著學校運動服的男孩。當同齡的孩子正在瘋狂享受恣意青春時,盧俊賢早就體會世間的人情冷暖,從宜蘭輟學、前進台北,只為拚出一條「不求人」的生路。回首這份跳級社會大學的歷練,他也坦言,「我的人生根本沒有退路。」

排行家中老五的盧俊賢,來自羅東望族,趕上太平山的伐木事業熱潮,父親更成了大木材商,事業版圖一度跨足印尼市場,在地方上名號赫赫響亮。然而錯估形勢與投資失利,商場連接失敗,家庭生活動盪成了必然,盧俊賢與家人四散,被送到舅舅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鮮少享受過家中的富裕日子,記憶裡盡是家中表兄弟們的食指浩繁,「連豬油湯拌飯都搶不到」的挨餓恐懼。屋漏偏逢連夜雨,碰上父親心臟重病亟須開刀,不得不商借一筆金額急用,然而親友不是冷嘲熱諷,就是避之唯恐不及,母親每每以淚洗面。盧俊賢不願再成為親人的包袱,「我想要分攤家庭重擔,只希望能夠趕快自立。」

洗碗洗出一方天地

沒有漂亮學歷、沒有一技之長、更沒有長輩奧援庇蔭,盧俊賢只能咬緊牙根,用父母親賦予自身的好手好腳,想盡辦法在異鄉落地扎根。白天的他,在台北市區內的百貨超市當雜工,將商品一一排列上架;中午過後仍沒停歇,和兄長一起到藝人龍君兒在天母經營的「老房子」咖啡館裡學煮虹吸咖啡、雞尾酒飲料,練就吧檯功夫;晚上的他,馬不停蹄至忠孝東路的牛排館打工,1天兼做3份工作。

「如果沒有真正窮過,就不會懂得窮的滋味。」正因為盧俊賢經歷過 窮困潦倒、飢餓難耐的苦日子,讓他更加珍惜每一個能夠賺錢、吃飯的當口。從16歲打工開始,到後來與兄長共同創業,盧俊賢仍窩在洗碗槽前超過12年,做著「洗碗」,這個最基層、最卑微的工作。

「因為打雜,就是打底!」盧俊賢自認生性害羞,35歲之前都不擅於表達,身為家中么子,反正發言權與決定權都輪不到他,索性保持安靜沉默。外表乾淨斯文的盧俊賢,原本餐館老闆分派他外場服務,「但是我看到人就會害怕,看到老師就想躲到桌子底下。」盧俊賢觀察到有一個地方「最安全」,就是廚房的洗碗槽,「在那個地方不會有人管我, 也不需要跟人說太多話。」

態度練就觀察力

不出鋒頭、不搶戲,盧俊賢靜靜地待在這個經常被忽略的角落。他做好份內的洗碗工作,卻有著自己的秩序與邏輯,不僅油膩全無、潔淨明亮,杯盤的耗損率更是極低。一份最不起眼的工作,卻讓老闆、同仁對他賞識有加。

然而,他也不忘打開感官,默默觀察人事時地物的運作。當同事們備料熬湯、主廚們大火烹煮之際,盧俊賢一直在旁近距離觀察師傅指導學徒的訣竅,舉凡湯 區如何準備、餐點料理細節、火候拿捏、擺盤妝點、出 餐時機,都一字一字地進了盧俊賢的筆記裡。

不知情的同仁以為盧俊賢聰慧過人,他卻不諱言, 「其實我很笨,只是夠認真。」因為當廚房最忙的時候,洗碗區還在空檔,等廚師們結束忙碌準備休息之 際,卻是碗盤洗滌的高峰時刻。一般來說,一位餐廳新人,至少需要花2年至3年的時間才能在內外場歷練成熟,但把握每一刻學習機會的盧俊賢,窩在一角培養出 綜觀全場的功力,短短半年時間內就掌握了廚房管理的技巧。也就是這股不放棄學習的態度,成功為未來的連鎖化管理之路打底上樁。

創新菜單設計晉身美食排隊潮店

盧俊賢吃苦耐勞、拚死命工作,只為證明自己可以突破人生瓶頸;在時薪只有25元的當下,每天兼差3份工 作,每月固定留下三分之一的薪水寄回去給爸媽,三分之一是日常開支,另外三分之一則留存當作創業基金。18歲時,盧俊賢跟著二哥,開設「虹堡格西餐廳」;21歲時,頂下原本龍君兒的店面,首家「洋蔥西餐廳」 正式開幕。

相較於虹堡格的輕食店,生意一直不見起色,洋蔥則調整定調為 「七道式套餐」,在當時西餐還只有A餐、B餐的選項裡,洋蔥的7道式自主搭配在業界獨具一格;從前菜、沙拉、主菜到甜點及飲料,中價位行情,溫馨美式鄉村風格,於焉口碑快速傳遍消費者。連接在天母北路9巷的老平房區開了4間店面,人龍絡繹不絕,江湖號稱「洋蔥巷」,年輕人不畏千里,「相招到洋蔥吃飯」蔚為風潮。

洋蔥的崛起,在西餐高不可攀的年代裡,代表的是美食的平價奢華,彩色透光玻璃下的菲力牛排、德國豬腳、洋蔥湯,都是洋蔥的經典名菜,構築起許多六、七年級生無法忘懷的美味回憶。然而十幾年來,錢賺到了,盧俊賢最在乎的兄弟情感卻開始淡化。兄弟們對於未來經營方向,終究因為經營理念的歧異,走向分家之路。

走出名店開拓連鎖格局

盧俊賢認為經營餐廳跟企業發展一樣,不能停留在「名店」概念,「走向連鎖化,夥伴才能跟著我們成長。」盧俊賢說,名店利潤累積容易,諸事皆在己身掌握範圍,不因為擴張而失去控制。但長遠來看,盧俊賢不禁自問,「一起打拚夥伴的未來在哪裡?」

「回首一看,多年來一路跟著我們走的夥伴,都還在原地踏步。」 眼見在勞力密集的市場裡,餐廳的同仁只能賺到勞務財,即便業績分紅、獎金成長也相當有限,光靠薪資難以支應有品質的理想生活。「如果要讓大家實現買車、買房的夢想,只有進入資本市場,才有轉型的可能。」盧俊賢堅定地說,「一定要讓員工成為我們的股東!」

歷經二哥退出經營以及另闢轉型之路的不順遂,盧俊賢決定將洋蔥的招牌,留給兄長,延續洋蔥精神轉型為「洋蔥先生」,為原本的名店開拓連鎖格局。「我告訴我的夥伴們,總有一天我會為你們創造出一個更棒的舞台。」

蹲馬步建置系統做足溝通

「現在的天母洋蔥不再只是過去盧家五兄弟而已,我們有更多兄弟 姊妹的生活必須承擔!」要建構企業格局,就不能再以過去游擊方式作戰,必須建立系統化、標準化的作業模式。

人,是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天母洋蔥的命脈。盧俊賢四處取經、仔 細檢視,「我只有店長、主廚,連基本的人資、財務長、採購、IT等 部門的專業人才都沒有。如果沒有人才,如何奠定連鎖基礎?」盧俊賢花了近2年的時間,網羅各地菁英,將營運中的各環節補足,讓資訊系統、財務工程等陸續到位,「人員基礎穩固才能快速展店。」

然而進行改革,一定會遇到阻力,尤其餐飲是「人」的產業,內場員工應對外場員工,外場服務消費者,營運面無處不是溝通。無論是品牌的定位、核心價值觀,都需要共識的建立;正如根基不穩無法蓋高樓,從基層出身的盧俊賢不再是說話沒分量的老么,強烈的企圖心、共通的經驗背景,消弭了員工的疑慮,對盧俊賢充滿信賴感。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厲害,而是大家願意跟我們一起打拚,所以我們不能害怕衝突,即便各部門難免有本位主義。」天母洋蔥公司總部有一塊大黑板,密密麻麻陳列來自各方想法,「總能找到交集點切入。」天母洋蔥再三強調真實體驗,不光是提供消費者的餐點,也是內部想法的真實交陳,更是撞擊出團隊成長的最佳動力。

坐大拚規模再造科技化餐飲業

目前天母洋蔥在全台灣共有29家直營店,1個月用餐人次超過10萬人。即便百貨店面的租金高,盧俊賢仍決定停止街邊的拓點計畫,選定人潮匯聚的百貨商場,掌握時代脈動,作為展店的首要條件,「只有坐大規模,才有議價籌碼。」

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已正式宣布,自2015年開始,美國地區的顧客將可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到店前預先點餐,藉此提供消費者更快捷的出餐速度。此項創新運用與盧俊賢判斷的趨勢想法正不謀而合。

在數位匯流的時代裡,天母洋蔥也正進行校園產學合作,將美食與科技結合,提供一系列E化服務流程,利用app將餐廳前場與後場連結:包括訂位app化、點餐無紙化,提供快速出餐,還能避免回函 意見失真,掌握客戶滿意度無誤差。

「我們店內看起來鄉村復古,但走向科技化是必然趨勢。」透過手機預先點餐可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也可以提升尖峰時間的出餐速度,也是付款到取餐最簡單的方式。以中午的商務客人為例,只有半小時到1小時的用餐時間,「如果將科技與餐飲串連,我們有把握在35分鐘以內,讓消費者享用完所有餐點。」

就是這股不斷再造自我的膽識與無畏,讓天母洋蔥端出亮眼的財務成績,每年營業額都以倍數成長。2012年飛躍性成長了6倍,2013年亦將近3倍,2014年營收達成率估計將超過100%,並計畫在2015 年上市。

建立令人尊敬的志業

歷經台北的多日陰雨,陽光透射入玻璃帷幕,灑下一片希望。鬧區商場的「Mr. Onion」餐廳,雖是上班日的午間時刻,依然有四分之三的滿座率,商業用餐的上班族之外,多為家庭式客人,舉目可見許多銀髮長輩們,與兒孫們享用幸福美味。

天母洋蔥是台灣友善餐飲的標竿企業之一,無障礙硬體設施環境、放大菜單字體、提供切塊服務等,無論是推娃娃車者、長者、

為了讓每位「家人」的家庭都能安定,盧俊賢鼓勵員工在工作之外,更要有幸福志業。他回憶,「曾經遇到一位婆婆,身體欠佳仍拚命做資源回收,存夠錢就捐贈給慈善團體。『你身上沒有錢,以後怎麼過活?』她淡然回答:『慈濟就是我的家。』」過去自助人助的盧俊賢,明瞭唯有開闊的志業視野,才是心中穩定的力量。

提味人生的基底靈魂

盧俊賢長年外食,經常把外面吃到喜歡的口味與餐點,帶回來廚房跟同仁一起研發,務求精益求精。「我從一個洗碗工到現在,一路都是催眠自己、武裝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會,逼著自己成長。」處女座的盧俊賢,要求完美,笑說每天靠著「自我催眠」的意志力挺向未來的挑戰。

可以是紅蘿蔔、可以是辣椒,為什麼店名偏偏喚作「洋蔥」?想起當年每天要切好幾袋洋蔥的盧俊賢緩緩說道,「仔細想想,切洋蔥正是沒有人要做的雜務。」當年廚房師傅喚來這位洗碗小弟,「反正你現在還沒碗可洗,讓我來教你切洋蔥吧。」自此,這一把眼淚、一把 鼻涕的苦差事,就再也離不開盧俊賢了。

「但我很喜歡洋蔥,洋蔥是許多西式料理的基底,可以熬湯、做醬料,還可以去腥。」盧俊賢想起16歲那年,母親為了父親40萬醫藥費借到下跪,那一幕畫面不時停留在腦海,每每憶及此事,至今仍讓他不禁哽咽、紅了眼眶。

深信生命的深度是自行可以決定,將過去的打雜練作打底,盧俊賢那看似別無選擇、如在崖邊縱身一跳的創業之路,果然就如洋蔥般,是生命滋味中最重要的基底,也成了那義無反顧、為715位「家人」坐大夢想的提味靈魂。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