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蔡英文:維持現狀是台灣主流民意

【2016.01.21/新聞大聯盟台北報導】總統當選人蔡英文20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對大選代表的意義、各界關注的兩岸政策及未來四年的自我期許,做出說明。

對於這次民進黨順利取得中央執政機會,並且在國會單獨過半,蔡英文認為這不僅反映近年來「公民民主」浪潮帶來對既有政治的衝擊,這場選舉的結果更代表「沒有不能撼動的政治板塊,也沒有哪個政黨是無可取代。」。

蔡英文說,從九合一選舉到現在,兩次大選翻轉過去慣性的政治版圖,代表台灣已經是一個正常、成熟的民主國家,政黨輪替會成為新的常態,社會越民主,人民的自主性越高,而儘管民進黨這次選舉的成績不錯,但更要記得,「任何政黨執政,都只是從人民手上借來權力,做得不好,人民就會把權力要回去。」,而接下來在民主這個課題上,還有許多事情要加強,例如黨產、黨營事業問題就讓政黨競爭的基礎還是不公平,而賄選的狀況也應該設法根除,讓台灣的政治文化能更徹底的革新。

針對近來馬政府提出所謂的「多數黨組閣」議題,蔡英文表示,憲政體制中並沒有多數黨組閣的空間,依照憲法的規定,閣揆的任命權屬於總統,閣揆有責任落實總統的政策。蔡英文說,她不會把憲政的實踐建立在爭議之上,無論是馬總統或是她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不應該逾越憲法的分際。

蔡英文表示,按照憲政運作的原則,當總統、國會選舉的結果揭曉,最新的民意產生,現任的政府就進入「看守政府」狀態。這時候要讓政府正常運作,政局維持穩定,並且把政府交接的工作辦好。在這段期間,她願意盡一切可能,協助政府在看守期維持政局穩定,讓政府順利運轉。只要看守政府能夠謹守本分,尊重國會,順利完成交接,她也願意在新國會就任後要求民進黨立委,絕對不可以故意刁難或羞辱行政官員。

針對兩岸政策,蔡英文表示,這次大選結果,顯示她所主張的「維持現狀」,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維持台海和平以及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發展,是各方共同的期待,但這不是單方面的責任,兩岸都要一起努力,來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說,她在開票當晚的記者會已經說,未來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做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她表示,願意以總統當選人的身分重申,5月20日新政府執政之後,將會根據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秉持超越黨派的立場,遵循台灣最新的民意和最大的共識,以人民利益為依歸,致力確保海峽兩岸關係能夠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

蔡英文說,在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了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她理解和尊重這個歷史事實。她認為92年之後二十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及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去珍惜與維護,在這個基本事實與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針對「政治基礎」的內涵是什麼,蔡英文指出,包含幾個關鍵元素,第一是,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第二,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是兩岸過去二十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是台灣的民主原則以及普遍民意。

蔡英文認為未來四年,整個台灣最需要的,就是重建和修復。她會把第一任當作打基礎、調體質的關鍵時期。例如年金改革、能源政策、長照體系的完整建構以及社會住宅的辦理,未來四年是關鍵期。面對新產業、新趨勢,許多過時的法規,也都必須要做翻修、調整。蔡英文說,這就是下一任政府要幫未來的台灣打下的基礎。

在經濟產業部分,蔡英文說,當前的大環境充滿挑戰,所以會優先穩定內外的政治環境,讓政府全力處理經濟問題。希望台灣跟主要的貿易夥伴能加速展開經濟對話,展現出台灣跟國際接軌的意志和企圖心,如此台灣整體的信心就能夠提升。蔡英文說,無論是日本、美國、歐洲,所有重要的經濟夥伴,經濟對話都要盡快展開。她將處理和對岸的經濟關係,因此立法院會儘速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對於傳統產業面對全球景氣和紅色供應鏈的衝擊,蔡英文則強調,要讓傳產和未來產業結合,帶動升級轉型,徹底擺脫成本競爭的惡性循環。未來的政府團隊會用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來點燃火苗,用創新來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會用公共投資創造內需市場,創造本土廠商的商機。過完農曆年,她與團隊就會啟動與國內產業繼續對話,執政之後把這些主張一一落實。

最新消息

11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