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監委江綺雯提新南向 林全認應建立優先次序

【2016.12.24/新聞大聯盟報導】監察院外交及僑政委員會委員江綺雯,23日巡察行政院會議表達,監察院亦為人權院,基於人民期待瞭解國家之出路,其中「新南向政策」之內涵,人民完全不知,特提出詢問。

江綺雯指出,我國居於亞太地區樞紐,可有效汲取各國資源,聯絡全球市場,極具戰略優勢。過去二十餘年間,政府不論執政之黨派,皆對此區域投入心力,成果應予以肯定。如今,東協、南亞等國再度受到國際重視,我國「新南向政策」若能以此為基礎,有效利用及整合民間之資源,和東協以及周邊區域市場發展全方位的關係,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將具正面意義。

江綺雯認為,就宏觀的經貿發展而言,「新南向政策」的戰略定位相當重要。東協國家雖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但出口比重及影響力均不及第一位的中國大陸,她詢問行政院,目前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是作為相輔相成的選項或是作為力抗西進的替代方案?

此外,政府在評估「中國因素」對我國加入多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如RCEP、TPP、FTAAP影響的同時,與「新南向政策」國家洽談經濟合作協議或自由貿易協定時,是否已規劃優先推動順序,以免分散有限資源?而東協國家及南亞投資環境體質普遍不均,政府是否也已擬訂具體對策,確實保護國人在外人身安全及投資保障之權益?

民間交流部分,江綺雯表示,每年來台的僑生及外籍學生人數,並未因近年對岸的競爭而有所減少,顯見我國民主自由教育內涵之最大優勢。行政院除擴增既有政策之學生、學人名額外,對內為培育「知東南亞」人才,如何鼓勵大學開設東南亞相關學程?並針對該類學程之設立及審查,給予適當程序上之便利及經費之補助?此外,政府有無建立部會橫向溝通機制,規劃及運用國內真正具有雙邊文化語言優勢新住民、新二代的人力資源,以增進人民間的相互理解?

江綺雯指出,東南亞移工在我國總人口已超過60萬人,已具「替代性勞力」之實,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保障他們在台勞動時的人權,以落實我國「人權立國」之理念。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添枝表示,「新南向政策」並非取代西進的替代方案,而是一個選項。和過去重經貿的「南向政策」最大的不同,在於以人為本,運用我國新住民及台商第二代等資源,和東南亞國家建立永續互惠互利之空間,並不是要推動具有政治意涵的高層互訪。

行政院長林全表示,我國際空間取決於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實力變化及消長,掌握、強化我國整體實力,才是最務實的方式。對於東南亞國家,我國應多元發展,藉由「人」拉近彼此的關係,短期策略像是促進雙邊旅遊,長期配置從教育注入經費,培育短、長期人才,對產業結合將有所幫助,藉由建立緊密的雙邊關係以降低東南亞政府因人治政黨更迭的影響。林全也贊同江綺雯,認為我國對東南亞等16個國家資源之投入應建立優先順序。

行政院雖然強調「新南向政策」的重點是「以人為本」的雙向交流,但受限於回應時間,行政院未能說明具體作法,並表示將於會後提供書面補充說明。

最新消息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