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國家二級古蹟 淡水滬尾砲台

【2016.06.13新聞大聯盟企劃】

二百多萬年前,因大屯火山噴發,使得熔岩沿著地勢向下流動,冷凝後形成一條低緩的山坡,在淡水地區形成五座丘陵,稱為「五虎崗」。由於第一崗距離淡水河口最近,同時也是出海口附近的最高觀測點,視野廣闊,在此不僅可以清楚看見淡水河流入台灣海峽,並能俯瞰往來行駛船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成為滬尾臺設立的決定性因素。

清法戰爭結束後,受命加強台海防務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各重要海口增建礮台以利防禦,採「師夷之長以制夷」的軍事策略,特別聘用德國籍技師巴恩士,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5處海口,建造10座西式礮台,其中滬尾共有2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滬尾砲台,另一座為「保固東瀛」,後者今已不見遺跡。

滬尾砲台建於1886年(光緒12年),以西洋砲台為參考藍圖,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礮台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它的歷史價值與意義不言而喻。

當時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德製克魯伯大砲等31尊,安裝於全台10座西式礮台中。1889年(光緒15年)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並未真正參與戰爭,建築因而得以保存的相當完整。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炮台內的四門大砲,將此地移作砲兵射擊練習場。台灣光復後,由國軍駐防滬尾砲台,直到1985年(民國74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精省後,轉由當時的台北縣政府管理,經整修後開放參觀,現公告為國定古蹟。

滬尾砲台由於地勢居高臨下,不易被察覺,加上砲台外圍有一道土垣圍護,隱密性佳,所以易守難攻,是一座防禦性極為優越的暗砲台。砲台建造為矩形形狀,由外至內分別是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礮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成。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