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美國陸軍感染疾病醫學研究所

【2015.02.07/新聞大聯盟製作】

美國陸軍感染疾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是美國非常重要且身負重任的醫學研究機構,位於華盛頓特區外50哩處,1969年之前,它是美國生化武器計畫中心,之後,轉型為對抗世界上最危險病原體的地方,唯一不變的是,它的戒備依然森嚴。

由於美軍布署於全球各地,也在各地區執行任務,若有士兵因為神秘疾病而倒下,美國陸軍感染疾病醫學研究所,就必須找出原因,甚至還要找出療法。因此這個單位的職責之一,在於保護他們與其他民眾不受外來疾病侵擾。

這裡的實驗室,正是為了預防慘劇發生而設計,實驗室依生物安全性分為4區。最低微生物安全等級(BSL)1跟2,負責可治療或非致命的媒介,例如麻疹、腮腺炎以及造成感冒的鼻病毒。

BSL-3實驗室,負責研究引起重度或致命疾病的有機體,但這些疾病都有疫苗或療法,如鼠疫、狂犬病及肺結核等,其運用單向負壓氣流,將危險病菌困在實驗室裡,而BSL-3的專家們,必須時時穿戴防護衣、手套。

最後是BSL-4這個等級,危險係數最高,實驗室內的空氣與水,必須經常更新與高溫加熱,用以殺死所有病菌。BSL-4處理的問題病毒就是像天花、炭疽與伊波拉等活病原體等高傳染性殺手疾病,不僅沒有治療方法、也沒有解藥。在這裡工作的研究員,必須先接受數十種預防接種以及為期數月的訓練。

在進入實驗室前,還要進行滴水不漏的消毒防護。首先,他們必須脫光衣服走過數道氣密門,然後全身盥洗後穿上乾淨衣服與太空裝,脫下後他們得受高壓殺菌處理;氣密太空裝由厚實聚乙烯塑膠製成,各有獨立的空氣來源,都只能靠管子送入的淨化空氣呼吸,管子要是脫落,得在4分鐘內找到另一條輸氣管,如果不想窒息,就得拉開太空衣,也迫使身體接觸飄浮在空氣裡的微物,然而也必須做淋浴噴灑熱氨水。

國際病毒權威、該機構前所長西傑・彼得斯(C.J. Peters)曾說,穿太空裝工作非常辛苦,持續的空氣噪音,人際間溝通不易,講電話更困難,而且空氣很乾燥,讓人容易脫水,但是喝太多水得跑廁所。再者,彼此間必須注意輸氣管的位置,避免跟其他人的管子纏繞在一起,或繞住實驗室器材,所以在裡面的行動受到相當侷限,確實很累人。

醫學研究最必須的刀子與針筒,本來就很危險,等級4的微型殺手更是讓研究人員膽戰心驚。雖然從1969年成立以來,並未傳出感染死亡意外,但是曾有約20人意外接觸致命疾病,包括伊波拉。如果在BSL-4發生意外,就得長期住進「監獄」,亦即在等級4的牢房進行隔離。

除了該研究所擁有等級4的安全管制實驗室外,還有一間是位在亞特蘭大的疾病管制中心。韓戰時的漢江病毒、1991年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漢它病毒(漢江病毒的突變種)1876年的美國費城退伍軍人症,1998年台灣腸病毒,2003年SARS等,都是造成人心惶惶的病毒。

數十年來,只有軍方知道該機構高風險的醫療任務,直到伊波拉入侵美國才改變一切。

事實上,1989年,菲律賓一座養殖場,運了一百隻猴子到美國,他們來到維吉尼亞州瑞斯頓的醫學研究實驗區,離華盛頓特區並不遠,不久這批猴子開始離奇死亡,實驗室人員將死猴血液組織樣本送往USAMRIID,專家檢測發現是新型伊波拉病毒(又稱瑞斯頓伊波拉),問題是這裡離美國最高首府只有30哩,若致其擴散,首都可能淪陷。

即使實驗室殺死受到感染的猴子,然而與第一批猴子隔著走廊的猴子,也開始陸續死亡,這代表新型伊波拉透過空氣傳染。感染瑞斯頓伊波拉的猴子全數死亡,要是病毒跑到實驗室外感染人類,後果將不堪設想。

該研究所專案小組奉命消滅猴子,同時清理實驗室,小型陸軍醫療部隊則冒著生命危險清理疫區,殺光所有猴子後,用漂白水擦拭實驗室的每一寸表面,隨後連續燃燒甲醛3天殺死任何殘留的病毒。

不過有4名實驗室人員證實感染瑞斯頓伊波拉,但是都沒有症狀,所以他們發現新病毒對人的致病率,並沒有原來伊波拉病毒來得高。瑞斯頓伊波拉首次爆發被控制住,但病毒本身仍不受控制。

1992年,瑞斯頓伊波拉曾侵襲一家研究機構;1996年到德州殺死更多研究用的猴子,兩次爆發源頭都是菲律賓。然而,東南亞的猴子,怎會感染上非洲疾病?調查員沒有查出真相,買賣猴子的運貨商跟供應商不願供出實情,但是為了阻止伊波拉蔓延,菲律賓養殖場的所有猴子,都只好接受安樂死,撲殺感染與危險族群防止疫情擴大。

<備註:照片取材自維基百科>

229